牢记重托逐梦“七个强省”
芳菲四月,千里江淮草长莺飞,一派生机蓬勃景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多次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为安徽发展全方位把脉定向。
“安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勉励安徽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创造美好前景。
牢记总书记嘱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徽始终踔厉奋发,在奋进中创造美好前景。
近年来,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三链”融合 教育科技人才互促互进
创新是安徽的基因与名片。抓住了创新,就是抓住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就是抓准了推进安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点”。
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关键靠创新,“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
在合肥市未来大科学城,合肥先进光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及配套工程正在建设。
同步辐射光源被誉为“前沿科研的眼睛”。建成后,有望推动合肥等地成为世界级光子科学研究中心和产业研发高地。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国新一代粒子物理研究利器——超级陶粲装置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也正在持续推进。
超级陶粲装置作为国际独特的强相互作用研究和电弱精确测量的专用平台,将成为国际高能物理中心之一,并可在未来20年至30年内保持该能区科学研究的世界领先地位。
大科学装置是“国之重器”。不到一个月时间,两个大科学装置相继“上马”,凸显安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创新大格局中抢占先机的雄心和力度。
安徽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布局,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组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全国第二个、中西部首个国家创新体系基础平台。
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安徽既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着力量,又沿着“科技强省”之路铿锵前行。
创新的背后,是教育与人才的支撑。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筑台募士——这是安徽人才招引的重要打法。
安徽积极引进或自主搭建高能级科创平台,并将其打造成招才引智的“金招牌”。
首个国家实验室、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12个大科学装置先后落子安徽,为各类人才事业发展扩容提质。
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218家“国字号”平台,成为“英雄用武之地”。
不仅高筑引才“黄金台”,更有创新政策加持护航。
安徽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国家实验室人才政策“18条”,制定实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才政策“10条”,授权自主引才、自主设岗、自主聘任、自主评价、自主定薪……
在人才政策的催化作用下,优质平台优势正转化为人才集聚优势,源源不断地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跨越山海,奔赴而来。
人才不仅源自招引,还源于教育。近年来,在皖高校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产业发展到哪里、人才培养就跟进到哪里。”眼下,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正在江淮大地上被布局。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跨界融合的高等教育生态正加快构建。
向“智”而行 制造业加速崛起
4月12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计划在中国投资25亿欧元,以扩大其在安徽合肥的生产基地和创新中心。
这是大众在中国的再一次增资。
正如大众(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在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所宣布的:“大众(安徽)是我们的大本营。”
对于世界及中国制造业而言,像大众这样跨国巨头的战略选择,无疑具有强烈的风向标意义:安徽,“中国制造”版图上正在崛起的新势力,日益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安徽制造业的“感召力”从何而来?数据能给出答案。
过去五年,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增速位居全国第四。2023年安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5万亿元,达到50875亿元,比上年增长8.9%,营收总量跃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
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50%的光伏玻璃在安徽生产,全国20%的光伏组件、15%的家电、10%的新能源汽车是“安徽造”。
作为链条最长、覆盖面最广、经济拉动能力最强的制造业行业,汽车产业是观察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也是安徽重点打造的首位产业。
在芜湖港朱家桥国际集装箱码头,数千辆奇瑞汽车整齐停放,即将发至全球多地。秉持着“再难不省研发”原则,奇瑞集团连续多年将销售收入的7%左右投入于研发,筑牢企业核心优势。在宁国市“中德智造小镇”,安徽望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总成装配车间里机器声轰鸣。为应对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订单需求,该公司2024年以来新增多条生产线。这些都是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的缩影。
2023年全年,安徽全省汽车业增加值增长33.9%,增幅创2010年以来年度新高,为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26.4%、居41个大类行业之首;汽车产量249.1万辆、增长48.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增长60.5%。
光伏和储能产业发展更加迅速。目前,安徽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1/2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1/4左右。2023年全年光伏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创历史新高。
2023年,安徽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90.6亿元,增长11.6%。“新三样”出口的高速增长,折射安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
安徽不仅有技术领先的产业和企业,也有着工业4.0时代世界上最先进的工厂。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与全球顶级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共同组织遴选的“灯塔工厂”,被认为是全球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安徽有5座“灯塔工厂”,居全国第3位。另外,安徽还培育了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12个,数量居全国第2位。
当前,安徽的制造业正处在由大变强的重要关口,正努力闯出一条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数智赋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以新型工业化的扎实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绘就“丰”景 沃野乡村展新颜
皖北沿淮的小麦郁郁葱葱,沿江江南的水稻摇曳生姿……眼下的安徽,春耕春管正持续推进。
春不误,秋不负。
2023年安徽粮食生产交出亮眼成绩单——粮食产量830.16亿斤,再创新高。
这样的数字让人心安。至此,安徽粮食总产连续7年站稳800亿斤台阶,喜获“二十连丰”。
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均是提单产的关键手段。
在芜湖市弋江区火龙街道千亩高标准农田里,伴随着机声隆隆,呈现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农田的一角,弋江区金色田园家庭农场负责人通过节能灌溉技术,把天然有机肥和水直接输送到农田……
高标准农田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粮食安全。2023年安徽省启动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42.7万亩,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36个,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达12家、居全国第2位;推进科技强农,安徽耕云农业大模型落地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
牢记“国之大者”,勇于担当作为。安徽正全力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在粮食方面,以800亿斤为新起点,一个千亿斤江淮粮仓正在崛起。
火焰牛舌、咖喱牛腩、牛蹄块、牛肉片菌包……在亳州市利辛县安徽万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一款款低温牛肉产品看得人眼花缭乱。
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皖北高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徽派预制菜产业等发展。安徽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2023年全省新认定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100个,绿色食品十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万亿元。
前不久,2024年度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出炉,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华光社区等211个行政村入选。
这是安徽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中第二批次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
2023年7月21日,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在黄山市召开,宣布启动“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并把“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安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号工程”、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的基础工程。
乡村建设,成为“一号工程”“基础工程”。
2023年,安徽建设精品示范村200个、省级中心村838个,提质改造农村公路4166公里。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淮北“一杯茶”七步调解工作法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7872元、增长15.2%。
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秀美画卷正在江淮大地徐徐铺展。
逐“绿”奋进 徽风皖韵更“出圈”
淮河南岸,一座沉寂了2000余年的战国时期楚国大墓徐徐揭开面纱,传来2024年考古界的重磅“新声”。
这是位于淮南市高新区三和镇徐洼村的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
距今200万年的人字洞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磨盘山遗址、始建于14世纪的凤阳明中都遗址……江淮大地上一批考古新发现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中华文明延续性、连续性的实质载体。
历史悠久绵长、文化底蕴深厚是安徽最宝贵的财富。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文化既是重要内容、重要标志,也是重要支撑、重要力量。
2023年,安徽文化传承发展成果丰硕:凌家滩遗址被认定为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标志性遗址,新认定中国传统村落70个;文艺创作精品迭出,荣获全国性文艺奖项18个;“中国好人”上榜人数全国第一;691个公共文化空间投入使用,省科技馆新馆建成开放;体育健儿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上取得佳绩……
生态兴则文明兴。
文化方面,安徽底蕴深厚;生态方面,更是有着坚实底座。
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和新安江、巢湖等闻名于世,这是安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天然优势。
“快看,是江豚!”4月初,在安庆市望江县望东长江大桥至雷池镇莲花洲村水域,江豚爱好者、摄影师沈凡拍摄到三五成群的野生江豚在水中觅食、嬉戏。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水中大熊猫”的江豚对环境非常敏感,是反映长江生态的“晴雨表”。近年来,长江安徽段江豚种群数、野外扬子鳄种群数明显增多。
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安徽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全省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在江淮大地成为常态。
数据更加直观——PM_2.5平均浓度34.8微克/立方米,下降0.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2.9%,提高1.1个百分点。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2%,提高3.1个百分点。江淮大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赋予未来以答案。
今日的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以更大作为奋力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安徽日报 记者 王弘毅 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