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应急管理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应急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和综合减灾理念,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全面履职尽责,统筹抓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全力化解事故灾难与自然灾害风险,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及时调整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制定任务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推动领导干部带队查隐患,夯实压紧各级安全生产责任。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巩固提升,深化“治违除患”专项行动年活动,全方位、全领域排查整治隐患、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领域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15条措施,实施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先后部署开展煤矿年度体检、危化品风险治理、工贸行业“百日清零”、城镇燃气整治“百日行动”、城乡房屋安全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持续抓好危化、煤矿、工贸等直管行业安全监管,全市应急系统执法检查企业1226家,行政处罚103次,罚款179.75万元。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市政府调查处理事故8起,事故罚款368.4万元,移送司法机关3人,通过事故追责倒逼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二)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
完善防灾减灾救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抗震救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防汛抗旱预案体系,指导全市105个乡镇(街道)编制完成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在省内率先探索建立暴雨预警“叫应”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汛期开展暴雨预警“叫应”47次、联动应急响应7次。强化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应急处置、灾害救助,及时发布应急预警信息,成功抗御低温雨雪、干旱、强降雨、台风等多轮自然灾害。完成市、县两级《历史年度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报告》和《非煤矿山自然灾害设防达标与致灾危险性评估报告》的复核审定;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2431万元冬春救助资金于年初发放到户,85437名受灾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三)持续巩固应急管理基础
出台市综合减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十四五规划,牵头完成市地震应急预案、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初步建成宿州市应急指挥中心,“智慧应急”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涉灾部门加强应急联动,与周边地市加强重大灾害事故区域联防联控,统筹调度全市3家应急救援保障机构、4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18家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有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应急处突能力不断提升。推动95个乡镇(街道)建立防汛应急队伍10239人,落实285个防洪区段12416名群众性巡堤查险人员,防汛抗旱保障全面加强。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生产月”和“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全市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万余场,发放各类宣传册20余万份,参与150余万人次。截至今年,创建各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1个,应急管理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四)强化全年重点任务攻坚
一是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持续加强煤矿疫情防控指导,确保煤矿疫情有效防控和安全稳定生产,落实“六保”任务,切实保障能源供应。二是助力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入户走访,从资金、人力、物资等方面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三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推进“一网通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年共办件1146件,办件满意率100%;做好安全生产举报事项,全年共受理安全生产举报平台转办举报事项3052件;抓好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培训,培训42期,培训5838人。四是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加强矿区环境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强化物料堆场扬尘治理、加强煤矿运输环节治理、加大煤泥矸石综合利用,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煤矿矿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力防风险、遏事故、保安全、护稳定,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减救各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一)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压实压紧属地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铸安”行动,部署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抓好重点时段、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安全监管,消除盲区漏洞,推动各项安全举措落实落地。
(二)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按预判、预防、预案、预警“四预”要求,强化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落实源头治理措施。做好防范化解重大自然灾害风险工作,与涉灾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努力减低损失。统筹调度抢险救援力量、装备,强化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防御应对,落实森林防灭火防范措施,推进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扎实做好防汛和抗旱工作。加强防减救衔接融合,规范管理救灾救助资金。
(三)着力提升应急管理保障能力。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积极推进县区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构建全灾种全领域全覆盖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持续加强区域协同合作,深化与周边地市重大灾害事故区域联防联控和应急联动。强化各类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开展市级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丰富储备品种和数量。
(四)不断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法治氛围。加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应急意识和技能。扎实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和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持续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灾情数据准确、灾情信息发布及时。
(五)聚力抓好重点工作落实。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全力帮助被帮扶村解决好实际困难。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继续深入开展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及“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窗口服务效能与质量,赢得群众满意。持续加强矿区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持续优化矿区环境。做好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培训,满足企业差异化培训需求。持续做好信访和安全生产举报核查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